首页

女王SM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8 12:16:08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78051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30秒】云南省委书记王宁:云南旅游业是惠民项目 很多收入都到了农民手里

2月,总书记今年首次国内考察来到天津。汽车沿着冰封的子牙河,驶入西青区第六埠村。总书记惦念着去年遭受洪涝灾害的乡亲们能不能过个好年。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10月30日,中国空间站迎来神舟十九号乘组,神舟十八号、十九号两个乘组的“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神舟家族再度上演“太空接力”,中国航天人开启了科学探索的崭新篇章。在本月初、神舟十八号返回前,与神舟十九号在空间站交接了工作,为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撤离做了准备。

“紫色”产业链持续发力 烟台葡萄酒受到国际瞩目

第一,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合作型世界经济。要致力于加强全球经济伙伴关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宏观政策协调的“稳定器”,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坚持对腐败零容忍,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

从五指山唱到塞纳河

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具有“联动性”,产业布局在哪,专业设置就要与之对应。同时,它还具有和产业的“随动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迭代,专业设置也要随之而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化产业发展匹配度是表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维度。”霍丽娟说。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6亿

“发祥于湄洲岛的妈祖文化体现了‘立德、行善、大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联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林金赞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